发展智能汽车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改善通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从加强车辆产品管理和车辆使用管理两个方面部署了我国智能汽车监管的重点任务,旨在推动智能汽车安全、健康发展。监管体系是智能汽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智能汽车监管体系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新要求。要抓住发展智能汽车这一历史性机遇,必须准确把握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的重要区别,深刻认识构建智能汽车监管体系的紧迫性,积极应对智能汽车发展对现有监管体系的挑战,重点解决诸如“安全责任主体认定”等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监管难题,与时俱进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引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这一战略目标。一、《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强智能汽车产品管理的重点任务一要完善智能汽车生产、准入、销售、检验、登记、召回等管理规定。优化智能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条件,完善智能汽车整车、关键系统、核心功能与服务的强制性准入管理,构建适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不同等级的新型检验和登记办法,研究构建适应智能汽车缺陷新特点的召回制度。适应智能汽车协作生产、柔性生产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完善智能汽车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生产制造标准体系,构建包括软件代码和系统功能在内的智能汽车产品一致性监督及安全审核机制。明确智能汽车安全责任主体认定,完善智能汽车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取证和处置、安全事故追溯和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建立权责统一的智能汽车事故责任认定相关法规,研发智能汽车交通违法取证、交通事故重建等配套技术和规范,制订智能汽车事故责任认定标准,为智能汽车参与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护航。此外,《发展战略》还提出了明确车用无线通信设备型号核准和进网许可办理流程,完善车载通信产品入网许可及车用软件认证制度的任务要求。明确对智能汽车道路测试申请、审核、管理以及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的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重点加强智能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的审核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企业开展智能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的实际需求。推进运行安全和自动驾驶能力测试基地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自动驾驶能力测试场景,打造智能化测试评价平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环境。二、《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强智能汽车使用管理的重点任务定义智能汽车有效标示,对车辆自身、车载通信与车辆所有人/使用人的归属权、使用权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地登记,实现在各类智能汽车应用场景下的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保证智能汽车在研发测试、上市销售、行驶使用等生命周期各环节皆可管可控。强化智能汽车安全监管能力,针对涉及到的生产企业、驾驶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完善多方联动、信息共享、实时精准的运行监管体系,以满足智能汽车安全运行的管理要求。三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领域联网通信设备进网许可管理。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完善基础设施设备进网许可相关管理办法,根据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数据类型、数据内容和数据重要程度,分级开发数据安全监管措施,从数据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应用安全等维度建立道路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四要制定智能汽车软硬件升级更新、售后服务、质量担保、金融保险等领域管理规定。未来自动驾驶系统、网络安全系统、高精度地图等软件系统会通过在线更新不断升级,提升智能汽车安全性、功能性。基于安全技术水平、功能先进性、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等指标的智能汽车保险体系也面临新挑战。通过创新智能汽车升级、服务和保险等管理体系,将积极推进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总体看来,《发展战略》指明了我国智能汽车监管体系建设的方向,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覆盖面广,指导性强。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业态,监管体系构建上要按照“科学规范、宽松包容、安全可控”的原则,鼓励大胆创新,特别是在智能汽车发展初期,尽量创造审慎监管、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促进产品应用和产业发展,同时把安全可控作为监管底线,规范智能汽车发展。(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